霍绍霆温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扩张之路 > 第四百二十八章

第四百二十八章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“偏偏这东西的成本和建造周期都很短暂,在极短的时间就能造出一大批来,当然,这东西的缺点似乎也很明显。首先是机动不便,根本没法和水面舰艇相比。虽然水面航速已经达到15.4节,但是水下航速却只有9.5节,这个航速不要说和航速高达30多节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相比,就算是和战列舰也没法比,甚至就连寻常的货轮也要差上一些。”

(一战时中国替美国制造的万吨轮航速12.09节,:中国各造船厂早在1918年夏便接受欧美造船订货共计25艘,而由江南造船所与美国政府签订的4艘全遮蔽甲板型蒸汽货轮的合同为最大,规定所订每只运输舰排水量14750吨,采用江南所制造的三缸蒸汽机驱动,指示功率3670马力,要求六个月内完工交首船。但刚开工时一战便已结束,遂暂停。1920年美国政府要求继续履行订造合同,第一艘万吨级运输舰《官府号》于该年6月3日下水;第二艘《天朝号》8月3日下水;第三艘《东方号》次年2月23日下水;第四艘《震旦号》5月26日下水。四艘万吨轮均开赴美国交付,试航速度超过美方订货要求,船体坚固适用,美国海军直至二战时仍在美-欧航线上使用。)

“其次就是命中率的问题,眼下潜艇用的是直航鱼雷,命中率很成问题,刚刚的那个货轮只是静止状态,居然就有脱靶的,如果换成是移动目标的话,最后能命中几个就很难说了。”

这点倒也没错,事实已经证明,早期防范鱼雷最好的办法就是较高的航速。

最后一点,同时也是最麻烦的一点,那就是这时潜艇的潜航时间很短,不像后世那么长。所以通常都是在发现目标后才潜入水中,而不是潜入水中寻找目标,这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…

“不过如果事先就已经知道目标的位置,并预先埋伏好的话…”小小的抿了一口茶,魏瀚在心底道。“到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,而且这种兵器成本低,方便大规模生产,如果能一次性生产出几十艘来,恐怕就算是战列舰也讨不了好…”

就在魏瀚心里正琢磨的时候,水面下,那几艘潜艇并没有浮上来,而是在重新校准之后,再次发射了数枚鱼雷。

或许是有了上次的经验,再加上靶子又是固定靶,难度低的很,所以这次的几枚鱼雷几乎全部命中,而伴随着一阵火光与巨响,那艘货轮下沉的速度似乎也加快了许多,不多时就已经沉下去了一半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虽然还只是实弹测试,但是潜艇的出色表演还是给了魏瀚等人一个惊喜,就连那些本来对潜艇并不怎么在意的人们,也开始重新打量起这些自己原本看不上眼的兵器。

之后那几艘潜艇并没有继续对货轮进行攻击,而是渐渐的从水中浮了上来——————货轮毕竟只是货轮。采用的只是民用标准,在防护方面毕竟没法和军用舰只相比,何况上面也没有人采取急救措施。差不多十颗鱼雷上去,就算是战列舰也吃不消,何况只是一艘普通货轮,等到那几艘潜艇从海底浮上来时,那艘货轮其实已经沉的差不多了,这样的目标自然也就没了打击的价值,再说鱼雷那可是很贵的…

而且现下其他兵器也就算了。但是鱼雷的生产能力还比较低。

这时‘七五工程’中有关兵工业的部分虽然还没有完工,但是凭着安庆兵工厂、四川兵工厂、广东兵工厂、汉阳兵工厂和原来隶属于北洋的山东德县兵工厂,不管规模大小。总还算是有着较为全面的兵工业。

但是鱼雷这东西,虽然不能说是新鲜玩意,可是甲午的时候鱼雷的实用性还并不是很强。而等到鱼雷的实用价值提升了一些时呢,海军又几乎已经没什么实力可言。虽然有些鱼雷艇服役。但是暂且不提性能因素,单是一个数量问题就使得鱼雷的储备不多。

再加上这次船政局和芜湖造船厂制造的u型艇与原来服役的鱼雷艇使用鱼雷不符,彼此之间根本没法使用,所以海军也只能从头开始储备。

万幸的是,在动工那十艘‘山风’级驱逐舰的时候,海军曾经引进过一条鱼雷生产线,但是这个数量吗…

眼下整个海军也只有几百条鱼雷而已,虽然新的正在建造当中。但是产能堪忧…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