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绍霆温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明:寒门辅臣 > 第三百三十八章 设计大明宝钞

第三百三十八章 设计大明宝钞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远火局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,但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旧有很多。

骑兵在这个时代,可以说是顶级的兵种,没有任何人可以轻视骑兵!

虽说元廷被赶出关外,可依旧有着强横的力量,失败的耻辱,血脉的觉醒与王保保的力挽狂澜,带来了“中兴”,大明虽拥有旷世的武将,可苦于没有足够的战马,无法追击与深入草原作战。

被动的步卒,想要解决如狂风呼啸而过的骑兵,那就只能在火器上狠下功夫。

历史上沐英在云南开创的“三线战法”适合打土著,扰杀大象,不适合对付快如闪电的骑兵,除非,火器能在骑兵冲至近前的过程中,实现多轮杀伤,彻底摧毁骑兵!

决胜胜负的关键,在于时间。

顾正臣握着火铳,看着一脸为难的陶成道等人,肃然道:“火器的改进是永无止境的,征服了一座山,还有另一座更高的山等着你们。当你们翻越过群山回头望,大明边疆将会因为你们的智慧与付出,变得无比宁静。”

“军士可以站在城墙之上,安然地遥望落日孤烟。农夫可以带着一壶水坐在田间地头,等来晚风吹。商人可以行走于野,无需惶恐不安。和平能不能降临大明每一寸疆土,庇佑每一个大明子民,就看你们能不能打造出强大的火器。”

“不要怕改进,试验与测试的法子你们掌握了,勇敢去试。药室在这里,如何更快填充火药,是不是可以从多个方面考虑,比如重新设计药室,是否可以改进为上下闭合或侧开锁扣型,是否可以专门设计一款类似于汤匙的东西,确定火药用量,避免手忙脚乱出现时或多或少装填火药的问题……”

陶成道、沈名二等人深深看着顾正臣。

虽说在这里的多是大匠,经验丰富,可论说点子,没有人能比得上顾正臣,他总能创造性地另辟蹊径,让人眼前一亮。

顾正臣写了一封长长的信,将金银本位、昏钞问题、宝钞大小考量等问题说了个通透,然后交给了去金陵送货物的顾诚,让顾诚将信转给沐英,由沐英转东宫。

若是自己不干预下,足以打破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大型纸币就要诞生了。

按理说,宝钞这东西,若不是故意折腾,至少用个两三年才会成昏钞,可大明宝钞倒好,你折叠放袖子里,拿出来展开交给商家,商家看了看,折叠塞回袖子里,晚点再展开入账,下次进货的时候,又被另一人折叠……

实在是没办法,上次绘制宝船图纸,用毛笔都快用疯了,毛笔不好走直线,线条不好把握,还有时候墨多墨少,总不便利,只好将这铅笔制了出来。

顾正臣乐得清闲,手中握着“铅笔”,准备设计大明宝钞。

远火局没有固定的“上下班”时间,他们比较随意,顾正臣也没有强硬约束过他们,可这些人都很自觉,自觉劳作至三更天,几乎每日如此。

顾正臣严肃地看着骆韶:“十亩地二亩、三亩没问题,但不能出现十亩地十亩这种事。句容本就地少,粮食产出不多,挤占稻田过多,反而不利百姓安稳,虽说可以购入大量粮食,可落朝廷那里,就有些本末倒置。”

骆韶了然。

虽说元朝也有大宝钞,但大部分时候宝钞的尺寸偏小,与红色爷爷相比略大。到了老朱这里,至少需要四张红色爷爷的尺寸。

沈名二有些苦恼:“测试过,燧石确实可以点燃火药,只是成功率太低,十次之中,有七次无法点燃火药实现击发。”

这就是另一个问题——昏钞。

民以食为天,不是民以为天。

骆韶微微点头:“句容纺织做得大,品相好且出货量足,价相对松江府还低了那么一成,纺织大院一直都在稳定收,百姓见种得利多过种稻,纷纷扩大了植亩数,往年百姓多是半亩或一亩,可今年出现了不少二亩。”

这玩意设计大了,你不增加成本吗?

带也不好带啊。

顾正臣摇了摇头,看来在大明待久了,多少中了封建的毒……

这是顾正臣吩咐匠作院用石墨与粘土制成的,至于铅笔杆,则是剖开之后,中间雕出凹槽,两半合拢粘结而成。

顾正臣想着人民币图案,勾勒着大明宝钞的草图。

这么大一张东西,你说怎么塞袖子里,怎么塞衣服里,只能折叠再折叠,而经过几百次折叠,这玩意就破旧不堪了。

谁愿意用破旧的钱,哪怕这上面标着一百文钱,可你拿出来,人家就不想要,说你这钱太旧了,只能值八十文,要么你就用铜钱。

金陵,华盖殿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