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绍霆温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明:寒门辅臣 > 第二百九十五章 诱人却不可行的阳谋

第二百九十五章 诱人却不可行的阳谋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相视一笑。

朱元璋很满意,朱标心安了。

晚膳摆在坤宁宫中,马皇后看着心情不错的朱元璋,笑道:“你一直等着太子回来,不就是想与他商议商议大海之事,怎到现在却又不说?”

“大海之事?”

朱标看向朱元璋,搁下筷子:“父皇可是想说南沙海寇之战,此事儿臣已是知晓。”

朱元璋夹起一块豆腐,送入口中咀嚼两下,吞咽下去:“南沙海寇之战的事已经过去了,靖海侯吴祯一口气追到了澎湖岛附近,杀了两千余海寇,俘虏四百余人,用不了多久,便会班师。”

朱标皱眉。

不是顾正臣的事,不是吴祯的事,那能是什么事?

虽说自己出行在外,可朝廷中的消息并没有断绝,时不时会有消息送到手里,没听说海面之上有大事件发生。

马皇后起身,给朱标夹了一块肉:“此事还与你那顾先生有关。”

真若是如此的话,不出二百年,大明王朝就要收不起来赋税了,收起来的那点赋税,都不够养朱家的皇室宗亲,八竿子之外的亲戚。

朱标带着浓重的疑惑:“父皇,儿臣还是不明白,不是说顾先生,说大海之事,怎又谈到了田亩、大户?”

在这个过程中,朝廷可以收获不菲的钱粮。

朱标认真的回答。

靖海侯吴祯这一次行动虽然动作很大,从北面一路杀到长江口,从长江口一路杀至澎湖岛,这种穷尽碧落也要将海寇弄死的气势是不错,但整个作战的成果并不甚理想。

朱元璋端起酒壶,斟满说:“朕暂时收回了藩王的田亩,只是,未来你的这些弟弟们,这些皇室宗亲们没有占据大量的田地,但还有一批人在大量占据田地,这群人便是士绅贵族,富户大户!如何削弱这些人,便是朝廷必须考虑的事。否则佃农一旦数量过多,元末那样的乱世将会重演!”

洪武七年的朱元璋,其心态还没有到杀人不眨眼,不由分说,大开杀戒的地步,他心态的崩溃与失控,是一个嬗变的过程。

可以说,佃农是危险的人群,是最脆弱的人群。

朱元璋摆了摆手:“你还记得搬铜钱之事吧,顾正臣给咱上了一课,按照他的推测,未来朝廷恐怕都没了土地,全落皇室宗亲手里了。”

“他?”

朱标也郁闷,这珍珠能换钱,还用去试?

不过。

眼下百姓正在休养生息,又不能增加赋税。朝廷这点钱粮,着实不够用。

在这种情况之下,朝廷想要派船下西洋,船只少了吧,很不安全,别辛辛苦苦弄来东西,眼看到家门口了,被海寇给拿走了。

问题又回来了,谁掌握大量的田地!

大户。

朱标惊愕不已,还能这样玩??

马皇后不禁赞叹:“顾先生这也算是阳谋了吧,世人谁不喜稀世珍宝,香料在咱们大明更是有价无市。倘若真如他所言,朝廷未必不能靠着这种法子来削弱大户,朝廷从大户手中拿到钱粮之后,便能整顿武备,疏浚河道,修筑工事,兴建学舍,扩大粮仓……”

毕竟自己的爷爷、奶奶、大伯,都是佃农,面对灾荒时,家里根本就没半点应对之策,连吃的都拿不出来,以至于饿死的饿死,病死的病死!!

但佃农没什么家产,哪怕是一年打出二十石粮食,绝大部分也会进入富户的手里,而自己只能勉强填饱肚子。

朱元璋看向朱标,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:“咱想过减少富户,想过将富户手中握着的钱粮拿到国库里来。可我们是朝廷,不是土匪恶霸,不可能上门抢夺他们的财产,也不可能随便按一个罪名,全部抄家,何况这些人还在替朝廷办事。”

马皇后有些埋怨,你卖东西归卖东西,拿走我的首饰算什么,再说了,那一颗珍珠少说也得值一千贯,才八百贯,亏了啊……

佃农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,一旦旱灾,水灾,蝗灾,自耕农还能依靠家里存粮勉强活一段日子,挺过去半年。可一贫如洗、家无粮食的佃农,两个月都未必能抗得过去。

朱元璋抬了下眉头。

老朱,你知不知道几年之后,你会疯狂到随便一个借口扫荡几万人……

身为朝廷,需要握着正义的棒槌,谁不听话才好锤死谁。听话的,不能乱揍。

没钱,做啥都难。

“可行?”

朱元璋以前并没怎么在意佃农的问题,但经过顾正臣点醒土地才是王朝传承的关键之后,才恍然明白过来,田地不能太过集中,集中多了,佃农就会多,佃农多了,事就会多,事多了,那江山就不稳。

马皇后蹙眉,咳了声:“说正事!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