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绍霆温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明:寒门辅臣 > 第一千七十三章 朝向金陵的商队

第一千七十三章 朝向金陵的商队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一千学子真的很多吗?

后世小学的学生普遍都过千,有些甚至接近两千,搁大明没道理弄不出来,只要解决好食宿问题,其他都好说。

而食宿问题归根到底是钱的问题,受益于老郭家雄厚的家底贡献,县衙短时期内不缺钱,拿出个三千贯打造句容初等学院,支撑学院运作,并不算难事。

何况句容织造大院、裁缝大院积累了超千人管理的经验,嗅觉灵敏的商人又带来了丰富货物,粮食不缺,肉和蔬菜虽然数量少了一些,样式不多,但谈不上短缺,饿不着孩子,何况来年句容百姓家也会增加养殖、蔬菜种植。

顾正臣看着一脸担忧,接连反对的刘桂、孙统,笑道:“一千学生,一个月耗费粮食折四百石,以句容粮价来算,只需要二百贯左右,一年两千四百贯钱。加上其他耗费,一年下来不会超出三千五百贯钱。”

“没错,这是一笔巨款。但这笔钱并非完全由县衙出,句容大户、富户,也会捐资部分。孩子入学院读书,自不能完全免费,最起码的孩子饭食,父母总还是要给个一半以上。另外,佛门、道观,那里也可以讨要一点过来……”

刘桂看着自信的顾正臣,感情他早就打定主意找人化缘了。

若家长愿意出孩子的口粮,这倒可以节省一笔巨大开支。大户、大族历来有帮助地方教化的习俗,每年走一圈,要个五百贯以上不成问题。

至于佛门、道观,不好说,不过县尊与佛门关系不错,每年从佛祖那里讨点香火钱,想来佛祖不会吝啬,三清那里就不好说了,县尊刚拆了他们在清真观里的金身……

不过林林总总算下来,学院每年的成本还是可以承受,县衙少征一次大规模的徭役,钱就省出来了。

刘桂有些不安。

当县学宫教谕、训导,每个月才领多少粮食,养家糊口都难,若不是生员偶尔送点猪肉、粮食当“束脩”,怕是早饿死了。

“你们将这

“我倒认识一些故人,就是不知能否说动,罢了,写几封信试试吧。”

五百匹布数量不多,但大明陈兵在北,军士众多,支过去五百匹布,至少能让千余军士多件衣裳。

在积累了五百匹布之后,顾正臣便找来顾诚、胡恒财、孙二口、徐二牙等人,这些人已不住在县衙,而是成为了与两座大院对接的商队。

如今听县尊说朝廷未来还会重开科举,顿时舒了一口气。

顾正臣微微点了点头,走了两步,沉声说:“民间有博学者,请来。句容不够,那就去金陵招募,先生不能短缺,至少需要五十名。另外,先生的招募不应拘泥于四书五经的儒士,还可以请来精通筹算、兵法、匠作、绘画、射箭等学问的先生。”

至于户部会不会嫌弃少,那是户部的事,县衙解送到了,他们就得办结。

顾正臣抛出了条件:“先生教书,一个月两贯钱,口粮另算。”

北方冬日多冷顾正臣是清楚的,一件衣,有时候可作救命用。

火寻、马术、古贵、赵传这些人很老实,尤其是观礼杀头之后,更是勤快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